疫情防控形势转好后,乳腺癌患者如何就医?福建省两位著名专家给出详细建议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新闻快讯 >

疫情防控形势转好后,乳腺癌患者如何就医?福建省两位著名专家给出详细建议

乳腺癌患者如何就医?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渐好,但境外输入病例时有发生,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身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更要小心防护。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特别是HER2阳性的分子亚型,复发转移率高,预后较差。乳腺癌患者就诊情况如何?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抗肿瘤治疗两不误?如果前段时间的治疗已经受到影响,现在该如何恢复正常?

近日,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刘健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王川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就疫情防控期间乳腺癌患者治疗与康复的一些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01

关于就医原则:

疫情防控期间,就医五要点:“少”“近”“预”“门”“短”

两位专家都表示,在疫情时期乳腺癌患者就诊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但需要就医的患者还是应该及时接受医疗。

省肿瘤医院和协和医院都采取了网络咨询、线上预约、门诊“长处方”等一系列应对措施方便患者就医。我省疫情防控情况较好,是全国第三个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的省份,医院诊疗工作逐渐恢复正常,但目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任务依然艰巨,防疫工作不能放松。

刘健教授表示

“当前疫情防控重点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乳腺癌患者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因此要坚持防疫和抗癌两者都要兼顾的原则。”

刘健教授参与了国家癌症质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乳腺癌诊疗合理化调整指南》的编纂工作,他强调乳腺癌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坚持 “少”“近”“预”“门”“短”的五大就诊原则。具体说来就是:“少”即是能不去医院看病的尽量少去;“近”即是确实需要到医院看病的,坚持就近就医,只要当地的医院能满足基本诊疗要求的就尽量留在当地诊治,避免长途旅行造成的交叉感染风险;“预”即是做好预先筹划工作,如预约挂号、带全当地医学检查资料、事先了解交通状况等,提倡开私家车前往就医;“门”即是到了医院尽量选择门诊口服药物治疗,能避免住院输液的尽量避免;“短”即是一定要住院的,也尽量缩短住院时间,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王川教授也强调,那些病情较早期、进展较缓慢以及用药控制得比较好的患者,若出行确实存在困难,在不影响整体治疗和疗效的前提下,复诊时间可以稍往后延迟,但首先要与医生做好沟通,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调整治疗周期,避免影响整体治疗。

02

关于治疗周期:

疫情态势积极向好,患者坚持规范治疗

乳腺癌患者术后可能需要接受放化疗或靶向治疗,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如果受疫情防控影响,无法按正常周期完成治疗怎么办?

“现在国内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我省疫情防控态势良好,患者应接受规范治疗。”刘健教授提醒说,“如果乳腺癌患者因疫情未能及时接受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或靶向治疗的,应尽快前往医院救治,争取治愈、降低复发、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疫情时期被迫延迟治疗周期的患者,王川教授表示,全国疫情防控最关键时期,各大医院都采取了减少床位、限制人流量的措施,定期化疗的患者可能会受到影响,治疗被迫往后拖延了几天,但从全球数据来看,拖延几天对总体治疗效果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建议化疗周期适当调整,如两周方案转化为三周方案,即三周给药一次,减少患者到医院的次数,疗效并无折扣,对患者生存依然获益。

03

关于靶向治疗

妥妥相遇,规范治疗是疗效的保障

乳腺癌人群当中大约有1/4的患者会高度表达HER2,在没有靶向药物之前,HER2阳性是乳腺癌当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

近年有了靶向治疗,特别有了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两种药物联合的“双靶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两位专家强调,规范治疗对于双靶治疗的疗效至关重要。

临床实践表明,坚持规范治疗、按疗程用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获得早期治愈的机率也就越大,规范治疗是关键也是前提。

王川教授表示

“接受术前双靶新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需坚持6-8个疗程的标准治疗,同时每2个周期进行影像学评估,评估有效(PR或CR)时,则继续按疗程治疗。规范的新辅助治疗可以达到很高的pCR率,甚至部分临床研究高达60%-80%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大大提高了后续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患者预后也更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