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因5毛惹众怒怎么回事?具体详情原因曝光丰巢是否得不偿失(2)
时间:2020-05-13 00:23 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次
从价格上来看,丰巢的定价并不高,并且3元封顶。但是,却引来社会各界的一阵吐槽,吐槽点主要是在于快递柜已经向快递员收费了,不应该再向用户收费。并且,在这件事上,广大网友是异常团结,就连最难统一意见的小区业主,这次也都站在了一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发声明反对丰巢收费以及停用丰巢快递柜的小区已经超过了70个,其中,上海中环花苑小区业委会致丰巢的公开信更是被连连叫好,从各种角度对丰巢痛批,怼得丰巢“哑口无言”。 在这封公开信中,中环花苑小区业委会帮丰巢算了一笔账,称丰巢只提进场费,从没有向公众透露过对快递员收取的使用费用。并表示该小区已经投入使用的丰巢柜每天的利润率为240%甚至更多。已经完全可以自我造血、自给自足并良性循环了。 表面上来看,这封公开信十分专业,更是帮好多不会表达的网友说出了心声。但是,这些只是纸面上的分析,实地做企业又是另一回事。从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丰巢可能还就真缺这“5毛钱”。 从目前公开的数据来看,丰巢营收逐渐增多的同时,其亏损也在不断加大。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丰巢全年营收16.14亿元,亏损7.81亿元;2020年一季度,丰巢营收3.34亿元,亏损2.45亿元。与此同时,融资来的钱,丰巢也基本上都投入到快递柜的投放中。截至目前,丰巢在社区/写字楼安装运营快递柜超18万个,覆盖北上广深等上百个城市。 丰巢5个季度亏损超10亿 王卫是大股东 丰巢收费背后,看似合理,却也有很不合理的地方。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原本快递都是被送上楼的,自从有了丰巢快递柜,很多时候,快递就被快递员直接塞到了快递柜,多增加了很多麻烦。 很多消费者也很忙,遇到出差,加班,也很容易过了12个小时没取件,反而现在还有被收费,难免会有怨言。 丰巢则在布局5年后,在快递柜这一市场逐渐趋于垄断的位置,在8.1亿元收购快递柜企业中集e栈后,丰巢近期又将中邮智递收为旗下子公司。 2019年丰巢股权重组,丰巢境外融资平台HiveBoxHoldingsLimited(简称“丰巢开曼”)通过协议控制方式控制丰巢科技。 重组后丰巢科技的股权结构没有发生实质变化。顺丰控股(46.740, -0.41, -0.87%)通过境外子公司RadiantBeyondLimited(亮越有限公司)持有丰巢开曼13.67%的股权(考虑了员工股权激励ESOP的摊薄影响)。 在丰巢收购中邮智递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原股东中邮资本、三泰控股(4.910, 0.03, 0.61%)、浙江驿宝、明德控股(合称“原股东”或“减资方”)将减资退出中邮智递,中邮智递成为丰巢网络的全资子公司,中邮智递原股东(包括原股东指定的子公司)将有权认购丰巢开曼新发行的股份成为丰巢开曼的股东。 顺丰控股非中邮智递原股东,不参与本次丰巢开曼新增股份认购。中邮智递原股东(包括原股东指定的子公司)行使认股权证后,顺丰控股对丰巢开曼的持股比例将从13.67%稀释至9.75%。 不过,明德控股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持股主体持股为36.54%,明德控股持股为1.25%,明德控股直接和间接持股为37.8%。 明德控股为顺丰控股创始人王卫旗下企业,这意味着,丰巢依然是顺丰系企业,王卫是丰巢最大股东。 丰巢开曼2019年营收为16.14亿元,净亏损为-7.8亿元;丰巢开曼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34亿元,净亏损为2.45亿元。也就意味着,一年多时间, 丰巢亏损这么大,主要来源于硬件的采购和小区场地租金。丰巢科技CMO李文青说:“我们向用户收取超时费用实属无奈,不收费以后再也没办法继续给各位用户提供服务了。” 丰巢遭遇抵制背后,也暗含着阿里与顺丰的竞争。 顺丰一直未屈服于阿里,不愿被纳入到阿里生态,之前顺丰就与菜鸟爆发过风波,三通一达也始终绑定着阿里,2018年6月,申通、韵达清空所持丰巢股权,也显得出与顺丰保持了距离。 行业有人怀疑是阿里背后挑唆小区来PK丰巢,类似广州餐饮协会与美团较量一样,不过,这些都未得到各方证实。 但不得不说,丰巢收费的举措,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不得人心。一旦妥协,相当于给自己的小区引入了一批恶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