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怎么回事 这意味这什么
时间:2020-05-27 16:45 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次
巅峰时刻!2020年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60年前,中国登山队队员实现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的壮举。45周年前,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 “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60年来,中国人一次次挑战世界之巅,一次次刷新珠峰测绘记录。这次,“万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将重新定义。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在向珠峰峰顶挺进。 珠峰到底有多高? 珠峰的高度历来引世人关注。1714年,清政府派理藩院主事胜住等人,对珠峰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初步测量,并在之后完成的《皇舆全览图》上明确标注位置,定名“朱母郎马阿林”。这是人类第一次测绘珠峰,但没有留下高程数据。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属印度测量局多次对珠峰进行遥测,并公布8840米的高程数据,将珠峰确认为世界最高峰。 百余年来,珠峰的高程一直沿用国外测定的数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提出要“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绘制珠峰地区地形图”,并将其列入新中国最有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的“填空”项目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已对珠峰进行6次大规模测绘和科考工作。 1966年和1968年,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合作,两次组队首次对珠峰高程进行测定。这两次测量未在峰顶树立测量觇标,也未测量峰顶冰雪厚度,高程未公布。 1975年3月,我国第三次对珠峰进行测量。5月27日,中国登山运动员从北坡登上峰顶,展开了中国国旗,测量了峰顶积雪厚度,竖起红色金属测量觇标。这是人类测量史上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顶峰。 7月23日,中国政府宣布:我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珠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 (已减去积雪厚度0.92米)。这一数据,是测绘工作者在10个三角点上交会观测,取得完整的珠峰平面位置、高程和峰顶积雪深度的测量数据,经过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后得出的,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此后,各国科学家又先后对珠峰进行过10多次测量。其中,中国测绘工作者分别于1992年、1998年与意大利、美国登山队合作进行复测。 2005年3月,我国再度启动珠峰高程复测。10月9日,国家测绘局正式公布: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这是迄今为止最精确最可靠的珠峰高程数据,1975年公布的数据停止使用。 “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测量珠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成为人类了解和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标志”。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 珠峰是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因为挤压持续存在,所以一直向东北方向移动,垂直高度也在上升。因此,有必要每隔一段时间对高程进行重新测定。各项技术突飞猛进,也追求着更精准的测量。 精确测量珠峰,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反映,同时也代表着大国形象。“这是一项代表国家测绘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测绘工程,彰显了我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李国鹏表示。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和获取的科研数据,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并为世界地球科学研究贡献素材。因此,时隔15年重新精确测定珠峰高程,是我国测绘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迫切的历史任务,也是一次重要的国家行动。 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目标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测量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党亚民介绍,GNSS测量、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的成果结合早期相关资料,不仅可以准确地分析目前地壳运动变化影响情况,同时也可为后续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建立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支持。精确的地面重力测量和航空重力测量成果可用于珠峰区域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以及地质调查、地震、地壳运动等问题的研究。 所以,今年开展的对珠峰高度的测量以及对珠峰地区的科学观测研究,是对以往历次考察资料和成果的补充和升华,将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对整个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 起于黄海之滨的测量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海中路银海大世界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是中国国家高程基准面起算点。珠峰的海拔高度,就是从这里起算的。 据了解,目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测量珠峰高程,精度低于大地测量,而且只能测出雪顶的高程。峰顶的恶劣环境下,测量型无人机也无法飞行。现在还没有使用机器人操作精密测量仪器的先例,峰顶作业更无可能。因此,测量珠峰高程仍然靠人力采用传统而精确的大地测量法,同时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等多种技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