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

当前位置: > 新闻快讯 >

九年了,国产奶找回消费者信任了吗?

时间:2017-09-21 14:14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
原标题:九年了,国产奶找回消费者信任了吗?这是一份历时九年提交、内外评判不一的答卷:在业界看来,国产奶的质量安全或已接近满分水平;但

▲早些年三聚氰胺事件风波未了时,媒体探访伊利集团在江苏的一处奶源基地,据介绍,奶牛吃的是澳大利亚进口的饲燕麦草。(视觉中国/图)

原标题:九年了,国产奶找回消费者信任了吗? 

这是一份历时九年提交、内外评判不一的“答卷”:在业界看来,国产奶的质量安全或已接近“满分”水平;但在消费者看来,被三聚氰胺事件摧毁的公众信任仍待重建。“乳品信心问题,不单是行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这场特殊的考试,还没到停笔交卷之时。

即便到了2014年,河北君乐宝乳业仍能感受到寒意。公司请来一位营销专家,对方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不要在国内做,更不能在河北做;二是另起一个品牌名,免得有影响。

2017年上半年,吴松航参加了农垦系统闭门会,国内五六十家乳粉企业关起门来“说说心里话”。不少企业也觉得憋屈:为啥我们做得这么努力了,消费者还是不买账?

得知自家品牌入选国家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名单之后,吴松航连发了好几条朋友圈,这位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像是在展示国产奶粉占领国内市场的信心。

自2017年8月开始,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名单陆续“放榜”。截至9月20日,共有包括蒙牛、伊利、雅士利、雀巢等5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297个配方获准注册。自2018年1月1日起,未获得配方注册证书的婴幼儿奶粉,将禁止在国内市场销售。

雅士利集团公共事务与法规中心副总经理朱国刚感慨,为了此次申报,企业从基础营养到产品配方研究,再到母乳研究,积累了海量数据。“我很负责任地讲,国内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研发和生产水平)真的已经达到世界水平。”

“当前奶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质量安全问题,而是发展问题。”2017年6月,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上,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称,“中国奶业被三聚氰胺困扰的阶段已经结束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不过,大多数消费者不这么觉得。在网络上,仍然弥漫着类似“孩子还是喝进口奶吧”“实在没勇气去赌”的言论。

《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一组数据印证了消费者的担忧。2015年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17.6万吨,是2008年的4.8倍。“消费者到境外购买、邮购、代购婴幼儿配方乳粉增多,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增加。受此影响,国产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至今,九年光阴,国产奶信任危机背后的复杂性和紧迫性远超想象。

▲(农健/图)

1 “相当危险的行业”

乳业人的触觉是敏锐的。2015年,中国乳业俱乐部发起人、北京普天盛道企业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永军的朋友刚生完孩子,请雷帮忙推荐奶粉。“国内外大品牌都能放心喝。”雷永军回答。

他和国内几家奶企老总相熟,见朋友迟疑,便介绍她去工厂实地参观。“走了一圈,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理念都认可,就是不买。”朋友最终还是选择了一家外资品牌。

提起国产奶,三聚氰胺事件是个绕不过的坎。当时,国内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被检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据新华社报道,近30万婴儿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

“为什么三鹿奶粉事件让人刻骨铭心?关键是直接受害人是婴幼儿,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触动了人类最柔软、最脆弱也是最敏感的神经。”上述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上,高鸿宾没有避讳这个问题。

如此在业界看来,“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但信任危机却难消弭。2009年,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收购破产的三聚氰胺涉事企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军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那几年,市场上总有“不善”的声音。“三元不就是以前的三鹿吗?”吴松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好几次市场活动,消费者买了奶粉又回来退货。

不惟三聚氰胺事件,2010年左右,国产奶再度风波不断,不断打击消费者信心——2010年,圣元奶粉深陷“性早熟门”;2011年,有报道声称,不法商家把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再掺入奶粉形成“皮革奶”;2012年,伊利紧急召回汞含量异常的婴幼儿奶粉;同年,南山乳粉被检测出黄曲霉素M1超标。

“2008年的伤口,2010年快结痂了,有人拿刀子滋啦一下,还不时撒把盐。”那段时间,雷永军经常收到朋友的警告,“老雷,你现在干的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行业!”

即便到了2014年,河北君乐宝乳业仍能感受到寒意。刚涉足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时,公司请来一位业内颇有经验的营销专家,对方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不要在国内做,更不能在河北做;二是另起一个品牌名,免得有影响。

奶粉在国内上市之初,消费者一看是石家庄生产的,干脆就不要。君乐宝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打全天广告,听众打进一个电话就送一罐奶粉。“最多的时候,一天才送出去30罐。”石家庄君乐宝乳业集团副总裁兼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刘森淼回忆,就算是送出去的赠品,消费者也不敢给孩子喝,大人自己喝了。

雷永军和团队曾在国内十多个省份做过调研。2008年前,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约为65%,加上雀巢、惠氏等进口品牌的国产化率较高,真正的外资不到25%。三聚氰胺事件后,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降至约15%。在二线省会城市,这个数字也不到35%。

“一二线城市的高知家庭,压根就不是你的目标人群。”当时雷永军宽慰一位奶企老总,洋品牌崇拜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安心做你的三四五线市场吧”。

但进口奶粉也正向三线以下地区蔓延。“上网一查三聚氰胺,就把事情回想起来了。”朱国刚在小城市的终端母婴店发现,有些消费者径直就走到了洋品牌跟前,“他们觉得价格越高,质量越好”。

拒绝归拒绝,吴松航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奶粉的知识其实知之甚少。好奶粉必须有好奶源,好奶源要看蛋白质、体细胞、菌落总数等关键指标。但起初,别说消费者,就连不少经销商都不清楚什么叫“体细胞”“菌落数”,拒绝只是出于“模糊的恐慌”。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