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

当前位置: > 新闻快讯 >

我国迈上自动驾驶“智高点” 开辟智能出行赛道

时间:2023-02-20 21:51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
人工智能、5G通信、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密切协同,给汽车装上大脑 迈上自动驾驶智高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5G通信、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密切协同,给汽车装上“大脑”

迈上自动驾驶“智高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科技界、产业界协同创新、奋勇攻关,在许多科技、产业前沿领域不断突破。从今天起“创新驱动 开辟新领域”栏目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编 者

在北京中关村亦庄园,记者体验了一把自动驾驶:打开手机上的“萝卜快跑”应用软件,输入目的地,轻点几下,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很快来到身边。进入后座,输入验证码,车辆开始行驶。行驶期间,屏幕上的车辆速度、轨迹和道路环境三维信息等清晰可见。约20分钟后,汽车平稳抵达目的地。

作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关键环节,自动驾驶成为全球科技界、产业界竞争的新赛道。从为普通人提供出行代步,到在机场、物流、矿山等垂直领域大显身手,我国自动驾驶技术进入全场景落地阶段,产业活力迸发、前景值得期待。

汽车变“聪明”离不开多项技术协同发力,自动驾驶开辟智能出行赛道

自动驾驶涉及的技术非常多,包括感知、决策、控制等多个系统,其发展是人工智能、5G通信、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多项技术协同发力的结果,任何一个环节“瘸腿”都跑不好。

以感知为例。感知能力提升,既依赖高性能的元器件,还离不开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近年来,激光雷达的感知距离从150米增加到500米,让自动驾驶车辆“看”得更远。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化,则对物体的识别更精确,让自动驾驶车辆“看”得更准。

自动驾驶加速推进,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是主要驱动力。百度自动驾驶安全与政策负责人吴琼告诉记者,近年来,智能算法模型不断完善,特别是知识增强大模型的出现,让自动驾驶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更强。

“自动驾驶兴起还与5G技术密切相关。”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表示,更快、更稳定的传输,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等连接和信息交互成为可能,这是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的重要支撑。

安全是自动驾驶落地的关键。“百度科研人员为无人驾驶构建了三层安全体系:单车智能、监控冗余、平行驾驶。”吴琼进一步解释,单车智能主要体现在无人驾驶系统的反应速度高于人类驾驶员,仅为250毫秒。监控冗余系统则好比有两个司机,如果一个司机开小差,另外一个司机能够马上补位。平行驾驶指的是5G云代驾,远程保障无人驾驶系统的安全顺畅运行。

据专家介绍,根据车辆涵盖的功能范围,从L0级到L5级,由低到高,国际上将自动驾驶分为人工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6个级别。L4级及以上称为无人驾驶,L3级及以下则为智能辅助驾驶。

今天,借助最新的人工智能、雷达、地理信息等技术,汽车变“聪明”了:不仅能“看”,还没有盲区;有了“智商”,懂得变道和转弯、加速和刹车。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助推L4级别及以上的自动驾驶落地成为可能。

自动驾驶开辟智能出行赛道。长远看,无人车具有成本优势,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出行业务前景广阔。当前,在这一全球新赛道上,我国占据领先位置。

与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正加速迈入智能网联新时代

嘉善祥符荡科创绿谷,无人中巴在站点之间往返,为乘客提供了公共出行的新选择;上汽通用五菱柳州生产基地,沿着规划的线路,数十台无人物流车正为不同生产车间配货。

在公开道路上,完全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条件还有待完善,但在一些特定场景,自动驾驶技术正施展拳脚:在机场、港口等相对封闭的环境,无人车开始承担起繁重的运输任务;在矿区等作业条件恶劣的场景,远程无人驾驶行进自如。

随着制造业人力和管理成本的上升,自动化、无人化的价值越发凸显。“与实体经济融合,自动驾驶能帮助制造业降本增效,提高产业竞争力。”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甘沙说,自动驾驶的深入应用将助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专家指出,自动驾驶汽车正与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行业深度融合,加速迈入智能网联新时代。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