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口蹭网农民工走红背后:最感动城里人的认同(3)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国内要闻 >

地铁口蹭网农民工走红背后:最感动城里人的认同(3)

  葛远征家庭负担比较重,妻子动过手术,腰上有伤,不能干重活儿。他的女儿在读卫校,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约在3万元左右,儿子已经出社会了,能够自食其力,但葛远征还是想多赚点钱,“以后孩子们成家、修房子,我们老了看医生,都得花钱,咱别给孩子添麻烦”。

  他节俭的样子,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我父亲就是这样,本可以不用再那么累了,为了儿女还是不想歇。我爱他,感谢他给了我今天的一切”。

  “我的爸爸也是,肚子饿了不舍得买好吃的,吃穿用都是最差的,省吃俭用的钱用来养家”。

  葛远征所在的工地上,大部分工友都是40岁以上的男人,孩子的父亲,甚至有人已经做了爷爷。

  国家统计局2016年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我们国家,跨省流动农民工有7666万人,他们多是青壮年,平均年龄为39岁,一个趋势是,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仍在不断提高。

  一个心酸的事实是,葛远征的妻子苏秀娜,在河南老家,也是蹭邻居的WiFi在和他视频。

  她用着一个3年前的红米手机,屏幕已经碎了。白天,她忙着摘辣椒,料理农活,吃过晚饭,便等丈夫给她视频。

  葛远征上新闻那几天,河南暴雪,苏秀娜网络信号时有时无,一打开手机,只听人说,“你男人上新闻了”,她吓坏了,以为丈夫出了意外,赶紧打电话问,葛远征一遍遍解释“我没事,你就放心吧”,她才放下心来。

  后来,葛家人都看到了葛远征缩在地铁口上网的视频,苏秀娜整整哭了两天,丈夫蹲在地上那模样,她心疼极了。儿子和女儿也看到了视频,打电话非让爸爸回家,“不让干了,手机都不叫挂”。

葛远征在食堂给妻子打电话。新京报记者罗芊 摄

葛远征在食堂给妻子打电话。新京报记者罗芊 摄

  苏秀娜说,每到过年,丈夫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回家,视频的时候笑眯眯的,说一切都好,还总叮嘱她,“穿厚点儿,不能光顾着干活儿,该花的钱就花,别心疼那两钱”。

  他们几乎从不吵架,有说不完的话,一视频就是一个小时。

  葛家有一个微信群,名字叫“最亲爱的人”。每天连上WiFi,葛远征都会收到好几十条微信——儿子在海南学舞台搭建,每天都会拍现场的小视频,让他听听歌,看看新鲜;妻子和女儿白天空闲时间比较多,一串一串聊微信,有时候他都等不及一一听完,便直接跟她们视频通话。

  “想家”,这是工地上最不能提的两个字。

  葛远征每天都想回家,“想每天和她说话,吃她做的饭,蒸包子蒸馒头,最爱吃她做的烧茄子,茄子切成片,裹上面粉炸下油锅炸,放麻椒八角焖了,那滋味太香了。”

  他的好朋友老崔,儿子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研究生,每天默默地用手机看新闻,“想回家和他聊聊天,多看点新闻有共同话题”。

  许海庭已经有外孙女了,在地铁站里看到三四岁的小女孩根本移不开眼,连上WiFi第一件事就是和外孙女视频,一直逗孩子,“叫外公,叫外公”。

  如果今年工期紧的话,这群工人要腊月二十九才能启程回家。葛远征都已经打算好了——领了工资,给妻子换个好点的手机,穿着闺女给买的新鞋,好好过个年。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