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科医生都病倒了 很多人开始感受到医闹的苦果(3)
时间:2018-01-26 08:41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2017年9月16日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位医生深夜猝死,年仅40岁,孩子还不到1岁。 这名医生名叫陈彦东,是哈医大一院的心内科医生。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医生。据她回忆,当天22时左右,陈彦东一切正常,半个小时后,她发现陈彦东不对劲了:“面色青紫”。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拨打“120”,她尽一切努力抢救爱人,却失败了。 据陈彦东的同事回忆,陈医生每天都要在7点前到达医院,因为8点进入导管室前,他要查房。除了自己的患者,他还要担心下级医生的患者,加起来30多人他都要亲自看一遍。 8点之后,导管室内,陈彦东作为主刀医生,每天要为多位冠心病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一个手术1个小时。手术间隙,他还要抽时间去其他科室会诊。 “每天连轴转,没有喘息时间,午饭经常被省略掉,最常吃的就是冰凉的饭。”同事书,陈医生接诊的通常都是危重病人,他们的病情变化快,压力更大。每一天手术后,陈彦东都不回家,要在医院整理病历到九、十点钟,“就算回到家,吃口饭,还得学习”。 2006年11月29日,@南京发布的一条微博:手术台边,一名医生连续手术十几个小时后累到倒地打盹。这位医生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的陆澄主任,当天他一共做了七台手术。 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劳累程度有目共睹,我国去年医疗机构就诊人次接近80亿,患者数量与日俱增,医护人员数量供不应求。如果医护人员不加班加点,恐怕是很难撑起这庞大的诊疗量。有些医院人手不足,甚至出现了“黑+白+黑”或者“白+黑+白”的值班制度,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医生群体极易罹患上心脏病,发生猝死。 两个医生带病坚持工作,为了不耽误手术,只能利用自己的间歇时间挂水 作为医生,他们透支了自己的健康,但是很多人依然“累并快乐着”。 如果因为一个医生的态度不好,就去给整个行业的医生下定论,未免有些一叶蔽目。 信任的坍塌,只需要一秒;而重建起来,却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下次,当你再碰到看起来很年轻没什么经验的医生时,希望你能带着平和的心、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 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也许只是一次耐心的等待。可就是这些点点滴滴,也许可以帮我们重新修好昔日坍塌了信任大桥。 医者是暗夜里的提灯者 帮助病人走出疾病的痛苦 希望大家能够 更多地理解医生的苦衷 给予医生信任和关爱 来源: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北美留学生日报”(ID:collegedaily)、央视新闻,新浪网、澎湃新闻、中国青年网、医脉通、360个人图书馆 责任编辑:张义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