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

当前位置: > 新闻快讯 >

我在龙泉寺扫厕所(3)

时间:2018-08-02 09:48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
复建寺院最早的发起人是一位叫蔡群的女居士。据说她做过大学英语老师、开过文化公司。从2001年起,她花3年时间陆续修复了龙泉寺一些基础设施,先后

复建寺院最早的发起人是一位叫蔡群的女居士。据说她做过大学英语老师、开过文化公司。从2001年起,她花3年时间陆续修复了龙泉寺一些基础设施,先后投入数百万。

那一年,35岁的学诚法师已经在中国佛教协会担任副会长。这之前的1989年,23岁的学诚已经成为福建广化寺方丈。至今,他仍保持了中国最年轻方丈和最年轻佛教协会会长两项记录。

彼时的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古都,虽然寺庙众多,却没有供普通信众、尤其青年居士日常修行交流的道场。

null

学诚法师

2003年,学诚法师第一次来到龙泉寺。他很喜欢院中那两株千年银杏。巧合的是,龙泉寺背靠的山和他曾住持的莆田广化寺后山同以“凤凰”命名。学诚法师找到蔡群,希望把龙泉寺变成一个宗教活动场所。

本就是佛教徒的蔡群,表示自己可以无偿将寺院和所有基础设施捐给对方,但只有一个条件,“你要做方丈”。

学诚同意了。从1949年之后的50多年,海淀区还没有正式开放的佛教寺院。经过努力,2004年10月,龙泉寺通过审批,成为建国后海淀区第一座佛教活动场所。

学诚在回忆为何选址于此时,曾表示“海淀区高校林立,中关村也在这地方,知识分子比较密集”。若干年后,人们开始对龙泉寺出家僧众中的高学历僧人津津乐道。

目前,北京有颁证的佛教教职人员仅238人。龙泉寺里,算上即将剃度出家的僧人,就有100多人。

2004年3月28日,学诚法师携僧众五人正式入住龙泉寺,成为寺内僧团第一批成员。在画质已经模糊的旧日影像中,师徒数人筚路蓝缕,吃水、烧柴、种菜、如厕、取暖、居住,均需要自己动手。

贤启法师是最早出家的僧团成员之一,在一部寺院拍摄的纪录片里,他回忆当年师傅给他们“画饼充饥”的场面:

“冬天屋子太冻了,师父只好裹着棉被坐在床沿,给我们讲未来佛教多么有前景,当时我们就听着,也不知道怎么个有前景法。”

从那时起,学诚带着这批年轻的弟子,开始创建他脑海中那个“更契合这个时代的全新道场”。

龙泉寺从一团古旧、没落的肌体上,一点点生长。直到十余年后,依山势而展开的建筑工程还远未结束。

厕所也是道场

在龙泉寺,住宿、饮食、学修,一切免费。不论僧人还是常住义工,不发工资,需要的物资都可以到库房领取,甚至常住义工的父母生病,也可以由寺院承担部分交通和医疗费用。

寺院饮用的是山上引下来的泉水,吃的是寺院自己的农场种植的有机蔬菜。农场里还有一块地是不采摘的,菜叶保留下来专供这里的虫子享用。

白天,我的主要工作是和一位姓张的师兄一起打扫龙泉寺向外界开放的厕所。张师兄已经在龙泉寺修行了7年。她打扫厕所已经有半年之久,据说是史上担任这项承担最久的师兄。

null

寺院实行严格的作息和学修制度,劳作被视作重要的修行。

我好奇张师兄怎么会甘心一直打扫厕所。她说之前是在大寮(厨房)承担,做了几年,做到了备菜组组长,手下管理着十几个人,每天要准备600斤左右的蔬菜。

有一天,指导她的法师停了她大寮的工作,把她派去扫厕所,“法师说我的傲慢心太重”。

“为什么打扫厕所可以调伏傲慢?”我问。

“我们打扫厕所,每天最多的动作是什么?是蹲下来和弯腰。每天和屎尿接触,慢慢地好像美和丑,干净和肮脏,自我和他人的分别心淡了一些。”她说。

过去,人说大寮出祖师。不少大师在厨房烧火或者劈柴时顿悟。在龙泉寺,除了大寮,厕所也是非常重要的修炼场。所谓处处皆道场。不仅是义工和居士,出家的僧人里,也有不少人曾被师父分配去扫厕所。

比如在龙泉寺主要负责图书出版和文案工作的贤书法师。贤书法师出家前是作家,也曾担任天涯杂谈的版主,当年也算得上一枚“网红”。

出家前,就有一位老义工教训他:“你这一世这么矮,是因为前生太傲慢。”

出家后,有一天,指导他的法师对他说:“你会干一点事,能赚一点钱,就以为自己了不起,对圣者来说,这点东西就是一个笑话。去,罚你扫厕所去。”

于是,每天下午他新增加了一门打扫厕所的功课。

------分隔线----------------------------
推荐内容